在面对香港优才计划的客户时,信宇出国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优才计划到底难不难办?
对于这个问题,说不难也不难,说难也难。
说它不难,是因为优才计划的门槛并不高,普通人就很容易达到80分的递交资格。
说它难,是因为优才计划每年面向全球开放1000个名额,但从来没用完过。迄今为止,用掉名额最多的一次是2017年,总计获批411人。而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香港优才计划的历年通过率仅在20%左右。
问题出在哪儿?难道真的是这些申请人不够“优秀”吗?信宇信宇认为,恐怕别有隐情。
优才计划到底是什么?
优才计划的全称叫做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早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实施。
由于早期通过优才计划移民香港的都是李宁、孙俪之类的名人,所以香港优才被蒙上了一层明星光环,被误认为是只有特别厉害的人才能入选。
事实上,香港优才计划分为成就计分制和综合计分制两种评分机制。我们熟悉的明星们基本都是适用成就计分制移民香港的,如前文提到的李宁(体育)、孙俪(艺术)等。
而综合计分制,则是适用于普通的专业人士,经过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和语言能力等纬度的评估之后,得分超过80分就有机会通过。
直到2013年,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优才计划也适用于普通人,申请人数逐年递增,2014年,就达到了2341人。2015年,针对高资产人士的香港投资移民关停,优才计划正式进入了黄金时代。
优才计划是在选什么?
让我们回到主题。
即使在申请人数连年暴增的情况下,优才计划的名额依然没有用完,这足以证明香港政府宁缺毋滥的态度。那么,香港入境处究竟凭什么从成千上万的申请人当中挑选通过者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信宇出国想先提醒大家注意一点:
优才计划是一个移民项目。
具体来看,获得批准的申请人可以不需要先获得香港的工作机会就可以到香港定居,而且可以携带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行,并且配偶可以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利好政策,香港政府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希望优才计划申请人最终在香港定居下来。
香港前入境处处长陈咏梅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评审时会注重申请者在事业或学业成就方面的介绍以及来港后未来的计划,所以我们特别提醒申请者要特别细心、详细地填写这一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香港优才甄选过程中,甄选委员会有很高的自由裁量权。